基层党组织建设
中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工党支部建设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北京市实施〈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办法》,现结合学校实际,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工党支部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教工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教工党支部建设是学校党的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教工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教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对于巩固党在学校的执政基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兴旺发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我校教工党支部建设还存在一些与新形势新任务不适应的问题,如:教工党支部促进本单位事业发展的作用还不够突出;部分教工党支部活力不足,组织生活形式单一,吸引力不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服务党员群众的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等,这些都迫切需要加以解决。
二、加强和改进教工党支部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教育部党组和北京市委对高校党组织提出的要求,以增强教工党支部活力为重点,明确工作职责,健全工作机制,推进工作创新,加强条件保障,进一步增强教工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把教工党支部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党组织,成为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三、教工党支部的主要工作职责
教工党支部要支持本单位行政负责人的工作,经常与行政负责人沟通情况,对单位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教工党支部负责人参与讨论决定本单位的重要事项。教工党支部的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团结师生员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证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任务的完成。
(二)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坚持每月一次组织生活,创新组织生活的形式和内容,增强组织生活的政治性、思想性和原则性。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做好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保障党员正确行使权利,督促党员认真履行义务,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向党员布置工作并检查执行情况。强化服务意识,主动关心并帮助解决教职工和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积极为青年教师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三)培养教育入党积极分子,严格履行入党手续,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保证发展党员质量。加强在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做好预备党员考察和转正工作。
(四)经常听取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了解、分析并反映师生员工的思想状况,维护党员和群众的正当权利和利益,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宣传先进典型,对不良现象进行批评教育。
不同类型的教工党支部要根据自身特点履行好各自职责。
四、加强和改进教工党支部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学校党委、院(处)级党委(党总支)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大工作力度,紧密围绕中心任务谋划和加强教工党支部建设。学校党委要加强宏观指导和管理,要定期研究教工党支部建设问题。院(处)级党委(党总支)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加强对教工党支部工作的直接领导和指导,定期听取教工党支部工作汇报,对工作薄弱的党支部及时进行整顿和调整。学校党委常委、党委职能部门负责人、院(处)级党委(党总支)成员要联系基层教工党支部,定期参加联系支部活动,及时帮助教工党支部解决实际问题。
(二)优化教工党支部设置。按照有利于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有利于密切联系群众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基层党支部设置。采取单独建立、或优化联建单位等措施,调整跨单位过多或党员规模过大的联合支部。原则上,单个支部党员规模控制在20人以下。积极探索在教学团队、科研团队、实验平台、野外教学科研基地等领域设置党支部,不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三)选好配强教工党支部书记。选拔政治坚定、实绩突出、作风过硬、师生信任的党员担任教工党支部书记,对不能胜任党支部书记的要及时进行调整。进一步优化教工党支部书记队伍结构,以教学科研业务为主的党支部书记原则上由副高及以上职称人员担任,机关、辅助部门的党支部书记原则上由部门正职或副职担任。依托党校,每年对教工党支部书记普遍轮训一次,党支部书记参加培训的时间每年累计不少于40学时,新任教工党支部书记要于任职半年内完成任职培训。增强教工党支部书记岗位吸引力,各单位要把教工党支部书记的党务工作计入工作量或适当给予津贴补贴。
(四)健全完善教工党支部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党内生活,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日常学习教育培训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请示汇报制度、党费收缴和管理等制度。建立党支部和党员公开承诺制度,建立党支部和党员承诺活动台账,记录承诺践诺情况。完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相关制度,实行发展党员记实制、公示制、票决制,确保发展党员质量。建立党员服务平台和困难党员信息台账,实行“一对一”联系帮扶困难党员和群众机制。
(五)建立健全教工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工作机制。教工党支部要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把党建工作与本单位中心工作有机结合,在完成本单位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增强组织服务功能,把教职工的政治追求、学术发展、情感交流、生活帮助等各方面需求纳入党建工作范畴。建立健全教工党支部书记参与讨论决定本单位重要事项的工作机制。原则上,教职工党支部书记兼任相应行政职务,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实行党支部书记与行政负责人交叉任职。
(六)开展特色活动。进一步推动基层组织工作创新,建立使用党费支持教工党支部党建特色活动机制,在教工党支部中广泛开展支部特色活动,丰富活动载体,创新活动形式,增强教工党支部和党员队伍活力。党支部特色活动要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结合各单位实际,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具有一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通过申报、立项、实施、考评、推广等环节,实行项目化运作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