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推进 校领导赴学院和部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2021-04-29  发布:[组织部]徐健 点击:0次
马俊杰书记、孙友宏校长调研“双一流”建设
马俊杰书记走访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地学思政资料长编》《中国地质大学校史中的思政教学案例汇编》《校史中的地质故事》……一本本的大思政教学资料不断付梓,这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充分挖掘地大丰富的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为开展大思政教育进行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的成果。“地学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和校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能充分运用学校的校史资源和文化资源,并将其有机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和学生的教育工作中。”校党委书记马俊杰在调研座谈会上,充分肯定了马院在思政课程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对后续发展提出建议。
作为我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解决学校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师生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围绕党的建设面临的紧迫问题,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分管联系单位、深入部门,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深刻检视问题。学校党委把开展好主题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起来,取得了实际成效。
党委书记马俊杰先后赴党委学生工作部心理咨询中心、地学发展研究中心、珠宝学院、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地大文化融入思政课程、基层党支部作用发挥等主题开展调研。充分了解了常见学生心理问题和应对措施、学生家-校联动情况、地学文化研究与思政课建设现状以及教师、学生党支部建设举措。现场研究了心理高危人群激增,地学文化缺乏深度开发与立体传播、与思政课融入不够,学生党支部换届衔接不畅等问题,要求会后按拟定措施落实。在调研中还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年度心理咨询个体总量大幅增长、心理咨询师数量不足、地学文化研究人员有限、基层党建工作与中心业务工作“两张皮”现象、教师、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发挥不突出等问题,需要会后各方进一步讨论,深入研究,检视清晰后,制定整改方案,加强落实。
校长孙友宏先后赴学科建设办公室、发展规划处,围绕“双一流”建设、学科建设和发展动态、“求真”群体建设等主题,开展学科建设调研座谈会、院长工作例会和“求真”群体、各学院教师代表座谈会等调研活动,详细了解“双一流”学科整体建设、“双一流”地质理科建设、“双一流”地质工科建设、各“求真”群体建设及学校各学科建设等情况。现场研究了各学科点专任教师队伍、高层次人才引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学科交叉融合、国家级奖项申报和国家级平台建设等问题,解决了学科建设工作方向、发展思路和目标的疑惑,要求学科建设要明确责任人,在全校开展学科建设大讨论活动。在调研中还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学科布局结构不尽合理、“双一流”学科如何带动其他学科发展的思路有待明确、“求真”群体考核与激励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需要会后进一步讨论,深入研究,检视清晰后,加强整改落实。
副校长雷涯邻先后赴马克思主义学院、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开展“关于完善教师评价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题调研。从职称评审机制、指标分配方案、评价标准体系、教师分类体系、长期贡献通道等方面现场听取了教师代表对学校教师职称评审条例修订的意见。雷涯邻认为,本次教师职称评审条例的修订,坚持引领学校事业科学发展与解决目前职称评审中的突出问题导向相结合,科学分类、畅通渠道、重心下移、广泛调研,通过完善教师评价体系以更好的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调研中反映的评价标准多元化程度不够充分、教师分类不够全面等共性问题,会后将进一步梳理,通过广泛调研和深入研究,完善措施方案,明晰条例修订的行动方向,根据实际加强整改落实。
副校长王训练先后走访研究生院和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并召开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与研究生院全体工作人员、各学院院长、主管研究生工作副院长、教学秘书以及研究生代表进行座谈,开展关于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思想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调查研究。现场研究了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自命题的安全、生源问题等;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学风建设、教学资源不足等;学位授予中存在的问题:论文质量、是否学位学历分离、硕士研究生毕业文章要求、研究生论文(不含留学生)是否必须中文写作等。在调研中还讨论了如何充分发挥指导教师作用、提升其工作积极性、建立奖惩机制度等。调研中反映出的问题,会后会充分讨论,根据实际整改落实。
副校长万力赴科技处、学科建设办公室开展关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一流学科建设的调查研究。现场研究了我校科研人员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情况,以及基于标志论文的学科建设评估方法。万力对论文期刊导向、学科评估方法提出要求,对调研发现的“我校在部分研究方向的标志期刊上文章发表数量不足,地质工科个别方向的标志期刊有待优选调整”等问题,会后充分讨论,根据实际整改落实。结合调研发现的地质工科标志期刊选定的问题,万力与工程学院、地信学院和能源学院的科研人员代表开展了调研座谈,充分交流讨论了促进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途径。万力提出,要在学科评估方法、国际化途径、激励机制、多方合力等方面继续探索,形成提升一流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举措。根据科研人员代表提出的关于促进学科交叉合作、追踪期刊热点导向等建议,将继续调查研究实际,形成有效的整改措施。
副校长王果胜先后赴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处开展关于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调查研究,深入课堂听取《系统安全工程》、《地球科学概论A》、《中国古典史略》等试点课程,召开了10门课程负责人及周口店、北戴河实习负责人座谈会,组织教务处、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研讨。调研期间,了解了相关课程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教学方式,总结了优秀经验和成果。对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产生地大特色显性成果等问题进行了交流,解决了一线教师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疑惑和遇到的问题,统一了思想,明晰了工作思路,调研整改工作需要会后进一步讨论,深入研究,检视清晰后,加强整改落实。
副校长刘大锰先后赴后勤处、后勤集团、基建处、居委会和经济管理学院等开展关于校园空间资源整合与优化的调查研究。调研期间,现场研究了学生宿舍紧张、食堂人流拥挤、教室缺额严重等校园空间资源紧张问题,并对当前学校后勤保障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相关要求。针对调研中反映出的“宿舍紧张、食堂人流大、教室缺额严重等校园空间资源紧张”等问题,分析当前学校后勤保障部门普遍面临的实际困难,提出各部门需找准问题根源,细化责任分区,研究解决措施,并敦促相关职能部门出台或修改相关制度办法,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调研中还发现后勤集团大量非编教职工待遇普遍偏低等问题,需要会后进一步讨论,深入研究,根据实际整改落实。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董朝霞深入财经处、招标与采购办公室、教务处、研究生院、校团委、体育部、能源学院调研,围绕构建有效监督体系、形成监督合力进行了深入研讨。重点研究了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督、运用“四种形态”抓早抓小、完善校内监督协作机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工作,就纪委委员联系基层单位工作、二级党组织纪检委员队伍建设征求了意见,并围绕完善校内监督体系进行了问卷调查。调研中针对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建设及执行不到位的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及时整改,针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督有效性不强、二级党组织纪检委员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会后将进一步深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