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学校首页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我校2个基层党组织和3名党员受到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表彰

2021-04-29     发布:[组织部]徐健    点击:0

  6月28日,北京高校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表彰大会举行。大会对100个北京高校先进党组织、150名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和50名北京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给予表彰。我校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党委、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2个党组织被授予“北京高校先进党组织”;我校海洋学院教授苏新、党委保卫部(处)干部艾广义2位同志被授予“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我校党委常委、学校办公室主任、党委宣传部部长多宏宇同志被授予“北京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

  大会采取视频方式进行,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王宁出席会议并讲话。校领导马俊杰、孙友宏、林善园出席视频会议并为受表彰代表颁奖。

  会议指出,长期以来,北京高校广大共产党员牢记党的嘱托,始终奋斗在立德树人的第一线,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此次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北京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更是冲锋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坚决守护了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会议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高校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更加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更加坚定不移地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更加坚定不移地坚守教育的初心使命,更加坚定不移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党委、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获表彰的单位和个人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保持优良作风,发扬斗争精神,为书写好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北京答卷持续努力。

  我校受表彰代表、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二级党组织书记代表参加会议。

 

  附:我校受表彰先进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事迹介绍

  

  党建铸魂,凝心聚力,在提高政治站位基础上打造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地质报国,潜心育才,于推动学院事业发展中培养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党委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成立于1952年建校之初,学院党委下设教工党支部8个,教职工党员125人;学生党支部33个,学生党员633人。学院党委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谋划事业发展。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2个一级学科全国排名第一。通过全院师生的不断努力,学院教师团队获得了“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百万人才工程”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等荣誉。学院党委结合学科优势和专业特点打造思政工作体系,推进思政工作“四项工程”,即草帽工程、地质锤工程、放大镜工程、指南针工程,让思政工作落“地”生根。在疫情期间,按照校党委部署,学院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全院师生党员踊跃捐款18万元,一大批抗疫防疫志愿者服务时长逾1000小时。

 

  

  凝心聚力,标准规范,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锐意创新,攻坚克难,立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守初心践行使命。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

  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现有15名党员,其中14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具有教授职称,7人具有副教授职称。支部2018年被教育部遴选为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支部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研究并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制度等规章制度二十项,使得党的政治建设和组织活动质量有了明显提升。支部党员严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教授上讲台”为依托,发挥老教授的“传帮带”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年轻老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先后获得各类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两百多项,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一百多篇。多位党员获得了国家级、省部级及其他各级各类奖项和荣誉称号。支部积极探索有效方式,开辟多元阵地,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价值观塑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支部党员凝心聚力,共克时艰,保证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党员教师的初心和职责就是教学,俯首甘为孺子,托起学子们追求进步的梦;善于“教学相长”,探索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尽到教师的职责。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苏新

  苏新,女,白族,1957年1月出生,1982年7月入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国微体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石藻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大洋协会理事,我国大洋科考2个女首席之一。苏新同志理想信念坚定,赤忱爱党数十载,时时刻刻做模范。她坚守三尺讲台精心授课,用丰富的海洋阅历和启发式教学,激发广大学生对海洋探索的追求。为国家寻找海底资源,她20多次勇闯三大洋,2次被委任航段首席科学家重任,为我国首次在南海获取可燃冰和印度洋发现多金属资源做出重要贡献。她工作积极,任劳任怨,为海洋学科、团队和课程体系建设出谋划策,热情奉献,成为许多中青年教师的贴心人和学习榜样。她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多次在学校和中小学开设科普讲座,主动参与集党建、科普和扶贫相结合的“西望知海”,多年资助贫困地区的孩子读书。她5次被全校学生选为“我心中最优秀的专业课教师”,获“中国女科学家贡献奖”“中国大洋科学考察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师德榜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承担的科研项目获“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近10项省部级奖。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坚定信念,守护校园安全是我最大责任,师生平安是我最大幸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保卫部(处)艾广义

  艾广义,男,汉族,1978年9月出生,2001年12月入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保卫部(处)干部。艾广义同志参加工作以来,对党忠诚,爱岗敬业。他先后完成学校“平安校园”创建、校园突发事件等急难险重任务,为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做了积极贡献。艾广义以安保工作人员的身份连续参与了50周年、60周年、70周年首都国庆群众游行活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艾广义主动放弃休假,始终以战斗姿态严守校园“战疫”第一道防线。他密切联系群众,坚持为师生服务宗旨,积极主动作为,热情服务师生,2019年以来收到锦旗2面,表扬信3封。多次被评为海淀区交通安全优秀管理干部、海淀区高校系统交通安全先进个人等荣誉,积极发挥了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以竭诚奉献诠释使命,用恪尽职守展现担当。仰望星空坚定信念,脚踏实地推进工作。努力提高党性修养,勇当先锋,做好表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校办公室多宏宇

  多宏宇,男,汉族,1981年10月出生,2003年12月入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常委、学校办公室主任、党委宣传部部长。多宏宇同志工作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以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作风出色地完成了上级党组织和学校党委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他积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作为主要执笔人多次参与学校重要文件、报告起草工作。多宏宇同志任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和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期间,组织制定相关工作制度10余项。他注重发挥大学文化建设的正面引领作用,策划培育原创音乐《江山作证》、原创爱国主义教育短片《您有一封北地家书》、原创文化专栏《北地印象》、教育部传统诗词创作文化育人精品项目等一系列高水平文化建设成果,凝聚起广大师生校友的强大精神力量。他策划制定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理论五年培训计划,并连续三年举办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理论培训班,培训成效得到广泛认可。他深入推进新闻宣传“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开展“用脚步丈量大地,把新闻写在野外”主题活动,推出了一批有深度、有分量的报道,在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多次发声,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影响力。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多宏宇同志带领学校办公室充分发挥疫情防控的枢纽作用,制定工作方案、应急预案和相关通知,布置校园管控、隔离点建设,摸排师生信息、了解身处湖北及境外师生情况,做好防控宣传、舆情管控等各项防控工作,用扎实的工作、奉献的精神和务实的作风在病毒和师生之间构筑起一条稳固防线。